一、基本信息
所属科技项目名称:高价值专利培育
项目主管部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科技成果信息
科技成果名称:智慧工业互联网
科技成果类型: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实验室研究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科技成果简介
1. 技术背景
项目以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关键技术作为出发点,基于北京交通大学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现有技术研发基础,以依托现有技术优势,确保高价值专利组合方案具有较高整体价值并切实可行为设计原则,对高价值专利组合进行设定,进而推进下一代互联网领域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研发,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的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以提高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项目执行阶段,课题组各方紧密协作,北交大技术专家、北京奥凯咨询师、普天技术专家三方面专家经过深度交流研讨,在下一代互联网关键领域选取四个主要方向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家在形成技术分解表的基础上,找到最为合理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构建技术基础。
2. 技术原理
基于该技术分解体系,项目组对全球专利进行态势分析,得出现有专利分布态势和重要申请人专利布局策略;进一步的,对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关键技术进行专利导航,形成导航研究报告,根据得出的分析结论和市场应用前景,确定相应的研究和专利布局方向。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技术专家、信息服务机构和专利代理机构的通力合作,保障专利布局和申请的质量,确保项目成果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具有较为全面、面向未来的专利优势,实现项目成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3. 关键技术
本项目形成了4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分别是天地一体化高价值专利组合、智慧工业互联网高价值专利组合、智融标识网络高价值专利组合,智慧传感器网络与应用高价值专利组合。其中,天地一体化高价值专利组合涉及太空、天空的网络,有效支撑国防安全和卫星互联网;智慧工业互联网高价值专利组合涉及工业、生产、交通等专用网络,有效支撑企业、政府;智融标识网络高价值专利组合涉及骨干网和数据交换系统,有效支撑互联网基础架构;智慧传感器网络与应用高价值专利组合涉及生活端网络应用,有效支撑民用网络。
4. 应用场景
高价值专利培育要与高质量转化运用相结合,本项目在专利转化运用模式和路径上进行了探索,通过专利运营体制机制建设,实现高价值专利组合价值运用最大化。中心建设了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设备相关技术的专利池,北京交通大学和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专利池的原始构建方,选取了本技术领域较为基础型的专利入池,市场价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同时,本着开放的精神,专利池对新进成员的程序、责任、义务、流程进行了规定,初步实现了对专利运营新模式的探索。本项目在专利运营方面进行了有规划的布局,推动高价值专利的转移转化,项目周期中,北京交通大学以专利转让、许可方式实现运营收益1388.363万元,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项目合作,北京交通大学、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奥凯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经验和默契,三方在本项目的合作基础上,签署了《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关键技术高价值专利运营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关键技术的创新合作关系。三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科研、产业及市场、知识产权信息情报方面的优势,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为基础,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工作,争取在支撑产业发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继续实现突破。 本项目还通过专利态势分析、专利导航等工作,对产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项目全面分析了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出了“科学统筹产业政策合科研规划等顶层设计;通过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提升创新管理合专利实施转化能力;培育更多的国际化企业,加强国外专利布局;跟踪技术前言动态和标准化发展,提早应对专利纠纷风险。”等建议,为整个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等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创新应用类成果,为提高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的水平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