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融网启动“产业命题驱动型科研合作机制”试点,探索科研成果精准转化新路径

时间:2025-08-19 阅读:162

2025年8月18日,科融网在深圳举办“产业命题驱动型科研合作机制”试点启动会,宣布正式开启首批由企业提出命题、高校与科研团队响应申报的合作机制试点。该机制旨在反向驱动科研,从产业真实痛点出发设置技术命题,通过平台撮合和智能匹配推动科研机构以成果可转化为导向开展研发,建立更紧密、高效的产学研协同路径。

活动由科融网联合深圳先进制造业协会、湾区高端医疗产业联盟共同主办,来自制造、医疗、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的18家龙头企业现场发布首批共计32项技术命题,涵盖精密加工智能补偿、高速算法芯片优化、生物医用材料替代、低碳工艺流程重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关键技术方向。

与传统成果展示或技术推介不同,此次启动的命题机制将企业技术需求前置明确,并通过平台系统进行结构化表述与技术难度评级,形成标准化命题包。科研团队可依据自身研究方向和能力评估命题的响应可能性,并提交初步解决方案、合作意向书或阶段性成果作为“技术应答”。平台将根据供需双方提供的信息进行可信度验证与阶段评估,并协助开展协议签署、任务分工与中期管理,确保项目真正落地实施。

科融网研发负责人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科研成果转化难、方向偏离市场的核心问题在于缺乏精准、持续的产业引导。我们希望通过命题制机制,把企业痛点变成研发起点,把产业需求变成科研动力。”他介绍,平台将对命题进行可行性建模与技术成熟度预估,辅以阶段性跟踪与政策支持匹配,构建从命题、应答、合作、转化到评估的全流程服务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同步上线了“命题式科研合作模块1.0”,包括命题库管理、响应路径可视化、双向评价系统及科研资源地图四大核心功能,全面支撑命题机制的长期运营与高效管理。该模块将逐步开放给平台战略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处使用,并计划于2026年前推广至全国五大区域科技合作试点中心。

试点启动现场,来自两家企业与科研团队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包括“高强度多孔钛合金生物支架结构制造工艺研发”“面向智慧工厂的实时预测性维护模型构建”等项目,将于9月启动联合研发。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往企业寻找科研合作往往缺乏匹配机制和技术语言通道,而命题机制由企业自己提出研究问题,再由平台进行结构转译与智能匹配,大幅提升了合作效率与技术对接的契合度。

香港城市大学工程学院教授代表指出,传统科研模式下往往存在“做出来但用不上”的脱节问题,命题制合作机制能让研究过程真正锚定现实需求,也有助于年轻科研人才提前对接市场场景,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率与影响力。

在总结发言中,科融网平台负责人强调:“命题机制不仅是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更是科研组织方式的升级。我们希望让更多科研团队在接地气的场景中完成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让企业在技术快速迭代中获得可依靠的科研支撑,从而构建起良性循环的科技成果生态链。”

“产业命题驱动型科研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标志着科融网在推动科研机制与成果转化方式上的又一重要探索。下一阶段,平台将根据试点运行情况逐步优化命题标准体系,拓展命题来源渠道,建立常态化发布与应答机制,并探索在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开展跨区域、跨学科的命题合作实践,持续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编辑:宣传部)